新闻动态
理性投资,远离非法证券期货陷阱
非法证券期货平台花样繁多、欺骗性强,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,损害投资者利益,影响社会经济稳定。近年来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有所抬头,不断有投资者因为参与非法证券活动遭受经济损失。投资者一定要树立理性投资,风险自担意识,只与持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作,远离非法证券期货陷阱,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。
一、识别非法证券活动或机构
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,必须持牌经营。俗称的金融牌照是指相关机构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,从事特定的金融业务的许可证,由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颁发。必须经许可才可开展的金融业务主要有银行、保险、信托、证券、期货、金融租赁、公募基金、第三方支付等。
(一)主体资格。按照规定,开展证券期货业务(包括相关咨询业务),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,取得相应业务资格。广大投资者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(www.csrc.gov.cn)、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(www.sac.net.cn)、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(www.cfachina.org)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,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。
(二)营销方式。不法分子往往自称“老师”“股神”,以知道“内幕信息”、能够挑选“黑马股”,只要跟着他做,就能赚大钱的说法吸引投资者,而合法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不能这么做的。证券期货交易是有风险的,不可能稳赚不赔。风险告知绝不仅是流程要求。
(三)收款账号。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,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。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,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,请您果断拒绝。
二、参与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不受保护
投资者参与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不受法律保护。国务院《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》第十八条规定,“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,由参与者自行承担”。因此,投资一定要保持警惕,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。
三、投资合法的金融投资理财产品
资产管理业务,属于金融业务范畴,必须持牌经营,必须纳入金融监管。居民如有理财需求,应当选择银行、信托、证券、基金、期货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。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,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。如您发现这样的“理财产品”,请立即举报!
1、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预定床位、预存会费可拿收益的养老为幌子的;
2、以私募入股、合伙办企业为幌子,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;
3、以“看广告、赚外快”“消费返利”“慈善”“互助”“虚拟货币”“区块链”等为幌子的;
4、以投资境外股权、期权、外汇、黄金、期货等为幌子的,尤其是鼓励发展他人并给予提成,有的在境外如港澳台、东南亚国家的高档酒店召开“投资”推介会;
5、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,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资质;
6、公司网站、服务器设在境外或公司高管是外国人,进行虚假宣传的;
7、公司网站无正式-1 网站建设:新鸿儒
很抱歉!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正常使用金沙8000js官方网站的网站,请升级后再试!
为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建议您升级成选用其他浏览器,金沙8000js官方网站列出了一些主流浏览器供您升级,点击图标将转到推荐下载页。
-
- Chrome 50.0+
-
- FireFox 50.0+
-
- Safari 8.0+
-
- Opera 40.0+
-
- Internet Explorer 9.0+
